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管理

互联网大咖谈项目管理案例

所属分类:项目管理 发布时间:2023-11-10 发布者:admin 返回列表页

99GPMP资料免费领取(资料内容包括老师讲座、项目工具模板、PMP干货知识)

骐迹教育专注PMP培训

教学经验丰富
量身定制学习方案
咨询热线:138-1158-4615

互联网大咖谈项目管理案例

在互联网行业中,项目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项成功的项目管理能够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进而实现公司的目标。下面就来介绍一个互联网大咖的项目管理案例。

某互联网公司的CEO马云认为,成功的项目管理需要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在他领导下,团队通过明确项目目标,通过分解目标,制定详细的任务计划,并定期开展项目进展评审会议,确保每个成员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团队成员之间充分沟通,形成共识,保证项目整体进度的高效运行。团队成员还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和经验,提升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马云还强调,项目管理中关键的一点是风险管理。在项目开始之前,他会组织团队成员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他鼓励团队成员思考各种可能的风险,并制定备案预案,以防止不可预见的情况对项目进展产生不良影响。他认为项目管理需要有计划的、主动的应对风险,而不仅仅是被动消极地应对。

互联网经验——项目管理 在最近十几年的互联网圈子里,若是把产品比作一个小孩,那产品经理就是他妈,项目经理就是他的班主任妈没法换,可老师带完这一批还有下一批,这就注定了项目经理永远只能奔跑在项目未结束或正开始的途中

任何一个互联网项目从构思到落地,到完成,要确认的事项成千上百,项目经理都可谓是职场上的多面手,既要应付得老板,也要手刃得了开发,不仅要衔接好产品,还得关注用户体验设计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项目可能就会整体延期,而锅就一口,你不背谁背...

这次分享的既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方法: 构建闭环

何为闭环:

百度百科中将 闭环 同时也定义为 反馈控制系统 ,我认为其中有个特别重要的此 反馈

回到我们实际的工作场景中,无论是主动推动的一件事情,还是简单的一个询问,亦或仅是微信里的一条信息,都会希望对方给予一个反馈,而这就是最简单的闭环了

总结为三点即为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项目管理中的闭环

在一些初创公司或者没有流程系统的中小型公司,在项目和工作中,很多信息的获取或同步,都会相对被动举几个详细的场景:

场景原型:

场景1:

开发的前后台联调,大家一开始各做各的事情,到该联调的时候,总会希望别人来主动发起,或者说自己的部分写完了,就一声不吭继续做其他事情了;

场景2:

产品经理安排好了一个需求评审会,会议结束后,对应需求或者模块人员也落实了,后来却要一再催促开发,才能给出WBS(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和工作量评估;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时常会要求按时反馈才进度,但开发却总是延迟,更甚者直接就忘记了;

场景3:

提出了一个设计需求,安排了具体的负责人,也明确了设计时间,但是到了时间节点的时候,还需要去问设计师,是否已经完成;

场景4:

需求在开发实现过程中,好像还挺顺利的,但一到验收环境,就问题频出,导致上线时间延后,甚至影响以前已开发的功能;

场景5:

当前版本开始测试了,但每天并不知道测试的具体进度,也不知道是否有什么问题,发现的问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后上线;

场景6:

老板交代了一件事,比如写总结或分析报告,自己写完了,也发给了老板,但老板可能好多天后才想起来,而且有些还会问,你的报告什么时候能写完发给他?

场景7:

一件老板比较关心的事情,安排自己去处理,事情比较复杂或者比较费时,短时间内给不了结论或者反馈,恰是这种情况,老板因为关心,又来催问,想了解事情的进展

诸如以上的场景,大家是否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而这些场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概括起来说,这些场景,都可以归类为 "没有形成较好的闭环和较好的反馈"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辅助引导和管理一个项目时,哪些是可以形成闭环的呢?这里不去说项目的五大过程管理组,也不去讲PDCA闭环管理,因为这些本身就是很好的闭环, 这里要谈的,更多是聚焦具体团队可以形成的闭环模型

闭环模型

产品经理:

一个需求的提出,不管落实到功能还是想法,不管是设计还是开发,都需要形成这个 闭环 :

项目经理有没有落实下去,落实的是谁在做,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可以验收,验收完,转给测试验证,这个需求最终实现,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里面其实是有一个大闭环和一个小闭环:

小闭环: 需求方提的需求,产品经理是否有落实下去,你确认了;

大闭环: 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验收,然后到验收完

模型中标注颜色的部分,是在负责具体需求时,比较容易忽略的项目过程中,有很多需求方在提出需求后,就基本上不管了,也不专注去验收的

开发: 接到一个需求任务,从需求的评审开始,到方案设计,编码,联调,自测,转验收,bug解决,需求完善,周知设计或者产品经理验收,才算一个完整的闭环同样,有不少同学可能只专注于自己的编码和自测,并没有去同步或者及时同步到相关人验收

设计: 设计的同学接到需求,制作完成,周知到下一个环节的负责人,然后在版本里面验收完效果,才算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点在以往的一些项目中,是很弱的一个环节,经常会在验收版本的时候才发现,版本的实现效果和设计的效果差别很大,很明显就是验收的环境,没有把设计纳入到验收的闭环里面来

测试: 从需求评审开始,用例设计,版本的测试,bug的回归,版本质量风险的评估总结,最后到项目报告的反馈,形成完整的闭环而实际测试的过程中,因为周期往往比较长,或多或少会缺少中间测试环节或测试进度的反馈,也会缺少版本质量风险的评估

综合以上闭环模型来看,每个团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某个环节的遗漏,或者反馈不到位的地方,而这些情况累计起来,对项目的推进,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作为项目经理,不仅仅只是在项目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做好了,就万事大吉了,而应该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执行和监控阶段

我们每天可能75%的时间都在沟通,对于项目中的很多事情, 我们坚持相信团队,但必须核实的原则

检查项目具体事项,小团队可能还好,晨会或者发发邮件聊聊天,就都了解清楚了;一旦团队规模大起来,在成员很多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要一一去审查的话,那会累到不行,而且一天下来,基本上没什么收获审查的时间耗掉太多,基本上也就没留下什么时间去思考和解决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时间去汇总整合项目的有效信息同步给主要干系人,这样势必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作为项目经理,我更认为应让以上各闭环模型都形成真正的闭环,形成良性的闭环,这样不仅可以释放大量的精力,让自己轻松很多,还会事半功倍

那么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让各个环节都形成有效的闭环呢:

1.规范流程

流程是为了效率服务的通过规范项目开发流程,把大大小小的闭环串联起来,形成项目的大闭环,可以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每个团队在哪个阶段需要做什么事情

下图是我们在项目过程中总结提炼的一个双闭环的验收流程,从多个项目的实际反馈来看,的确有比较好的效果每个需求完成后,开发在自测期间,涉及到设计资源的验收,就及时周知设计负责人一起验收,可以很好地避免需求转策划验收时,出现大量的设计效果方面的问题

2.建立规则

光有流程还不够,因为流程并不具备很好的约束力因此建立规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反馈,让团队互相形成一种约束力

比如,流程走到需求评审完,该输出WBS任务分解和具体的工作量时,提醒过一次没有按时输出,可以豁免,后面还没有按约定时间输出,就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了;

同样,比如设计完成时需确定且及时告知下个环节的负责人,提醒过一两次之后,还是没有按时,也需有惩罚;

产品没有按时体验和验收需求或版本的,也要有惩罚措施

建立很基本的有效反馈机制,更深层次的目的是释放项目经理,不用事无巨细地去问,以此形成积极主动且有效的反馈机制

但有一个前提,项目经理在定这些规则时,一定是要和团队达成共识,切忌单方面去制定某种规则,要不然,很容易适得其反

3.用好工具

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自动化

项目经理要尽可能让能自动化的都自动化,让各个环节的闭环在工具中生根发芽,潜移默化,形成有效的自运转,这样才能进一步地释放自己的精力

例如,TAPD就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工具,我们可以设定需求管理流程和缺陷管理流程,这可以帮助我们将需求管理和缺陷管理的流转全部自动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项目的整个过程和信息更加透明化;可以让团队成员彼此都清楚知道上下游环节的负责人;还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工具自动化还有另外的优势:不用什么事情都去问一遍,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沟通成本

比如:我们在明确设计完成时,要在TAPD需求单的评论里面,备注好资源输出的路径(svn地址),然后转给具体负责的开发人员,同时,在群里面艾特对应的负责人

这样等到开发负责人要用这个资源的时候,就不用再来问术负责设计的同学了如果开发人员和美术人员一对一,那去问一遍倒还好,但实际在项目进程中,往往的1个设计师对多个开发人员,而且在当前快节奏的情况下,都是多个系统并行走的,也对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试想,如果开发过程中,要反复沟通美术资源在哪里,设计师恐怕大部分时间要去应对问答了而且开发人员时常找不到所需要的资源,也会严重影响开发进度

4积极主动

流程,规则,工具,如果说是形成有效闭环和反馈的客观因素, 那么积极主动就是形成闭环的主观因素,是催化剂

很多时候都是多线程的工作状态,一个人可能会同时处理很多任务,这也涉及到多任务的管理

因此在很多时候,需要更积极,更主动地反馈,让下个环节的负责人清楚知道当前的情况,以便提前做好预判

此外,积极主动,还可以确保很多有必要的反馈,尤其是向上管理,比如领导交办可能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周期完成的工作,那么中间过程或者中间结论,要及时地进行反馈,占据主动权,避免领导来主动询问所以,无论是作为项目经理,还是项目成员,都应要积极主动去同步或者获取信息请主动出击!

细细分析和挖掘上述闭环模型,我们会发现,在跟进落实每项工作和事情时,我们彼此都不仅仅是完成事情本身,更需要心里装着与此相关的或同事或团队或整个项目的目标;在跟进落实每件事情时,我们彼此不仅仅是做事情时积极主动,更需要养成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因此,闭环思维强调的不仅仅是责任心,进取心,更强调的是团队间的合作,配合的成熟度还有团队间的信任,同时,还有彼此间的契约精神

骐迹PMP火热开班中

姓名
手机

互联网大咖谈项目管理案例

互联网大咖谈项目管理案例

在互联网行业中,项目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项成功的项目管理能够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进而实现公司的目标。下面就来介绍一个互联网大咖的项目管理案例。

某互联网公司的CEO马云认为,成功的项目管理需要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在他领导下,团队通过明确项目目标,通过分解目标,制定详细的任务计划,并定期开展项目进展评审会议,确保每个成员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团队成员之间充分沟通,形成共识,保证项目整体进度的高效运行。团队成员还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和经验,提升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马云还强调,项目管理中关键的一点是风险管理。在项目开始之前,他会组织团队成员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他鼓励团队成员思考各种可能的风险,并制定备案预案,以防止不可预见的情况对项目进展产生不良影响。他认为项目管理需要有计划的、主动的应对风险,而不仅仅是被动消极地应对。

互联网经验——项目管理 在最近十几年的互联网圈子里,若是把产品比作一个小孩,那产品经理就是他妈,项目经理就是他的班主任妈没法换,可老师带完这一批还有下一批,这就注定了项目经理永远只能奔跑在项目未结束或正开始的途中

任何一个互联网项目从构思到落地,到完成,要确认的事项成千上百,项目经理都可谓是职场上的多面手,既要应付得老板,也要手刃得了开发,不仅要衔接好产品,还得关注用户体验设计处理过程中稍有不慎,项目可能就会整体延期,而锅就一口,你不背谁背...

这次分享的既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方法: 构建闭环

何为闭环:

百度百科中将 闭环 同时也定义为 反馈控制系统 ,我认为其中有个特别重要的此 反馈

回到我们实际的工作场景中,无论是主动推动的一件事情,还是简单的一个询问,亦或仅是微信里的一条信息,都会希望对方给予一个反馈,而这就是最简单的闭环了

总结为三点即为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项目管理中的闭环

在一些初创公司或者没有流程系统的中小型公司,在项目和工作中,很多信息的获取或同步,都会相对被动举几个详细的场景:

场景原型:

场景1:

开发的前后台联调,大家一开始各做各的事情,到该联调的时候,总会希望别人来主动发起,或者说自己的部分写完了,就一声不吭继续做其他事情了;

场景2:

产品经理安排好了一个需求评审会,会议结束后,对应需求或者模块人员也落实了,后来却要一再催促开发,才能给出WBS(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和工作量评估;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时常会要求按时反馈才进度,但开发却总是延迟,更甚者直接就忘记了;

场景3:

提出了一个设计需求,安排了具体的负责人,也明确了设计时间,但是到了时间节点的时候,还需要去问设计师,是否已经完成;

场景4:

需求在开发实现过程中,好像还挺顺利的,但一到验收环境,就问题频出,导致上线时间延后,甚至影响以前已开发的功能;

场景5:

当前版本开始测试了,但每天并不知道测试的具体进度,也不知道是否有什么问题,发现的问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后上线;

场景6:

老板交代了一件事,比如写总结或分析报告,自己写完了,也发给了老板,但老板可能好多天后才想起来,而且有些还会问,你的报告什么时候能写完发给他?

场景7:

一件老板比较关心的事情,安排自己去处理,事情比较复杂或者比较费时,短时间内给不了结论或者反馈,恰是这种情况,老板因为关心,又来催问,想了解事情的进展

诸如以上的场景,大家是否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而这些场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概括起来说,这些场景,都可以归类为 "没有形成较好的闭环和较好的反馈"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辅助引导和管理一个项目时,哪些是可以形成闭环的呢?这里不去说项目的五大过程管理组,也不去讲PDCA闭环管理,因为这些本身就是很好的闭环, 这里要谈的,更多是聚焦具体团队可以形成的闭环模型

闭环模型

产品经理:

一个需求的提出,不管落实到功能还是想法,不管是设计还是开发,都需要形成这个 闭环 :

项目经理有没有落实下去,落实的是谁在做,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可以验收,验收完,转给测试验证,这个需求最终实现,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闭环

里面其实是有一个大闭环和一个小闭环:

小闭环: 需求方提的需求,产品经理是否有落实下去,你确认了;

大闭环: 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验收,然后到验收完

模型中标注颜色的部分,是在负责具体需求时,比较容易忽略的项目过程中,有很多需求方在提出需求后,就基本上不管了,也不专注去验收的

开发: 接到一个需求任务,从需求的评审开始,到方案设计,编码,联调,自测,转验收,bug解决,需求完善,周知设计或者产品经理验收,才算一个完整的闭环同样,有不少同学可能只专注于自己的编码和自测,并没有去同步或者及时同步到相关人验收

设计: 设计的同学接到需求,制作完成,周知到下一个环节的负责人,然后在版本里面验收完效果,才算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点在以往的一些项目中,是很弱的一个环节,经常会在验收版本的时候才发现,版本的实现效果和设计的效果差别很大,很明显就是验收的环境,没有把设计纳入到验收的闭环里面来

测试: 从需求评审开始,用例设计,版本的测试,bug的回归,版本质量风险的评估总结,最后到项目报告的反馈,形成完整的闭环而实际测试的过程中,因为周期往往比较长,或多或少会缺少中间测试环节或测试进度的反馈,也会缺少版本质量风险的评估

综合以上闭环模型来看,每个团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某个环节的遗漏,或者反馈不到位的地方,而这些情况累计起来,对项目的推进,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作为项目经理,不仅仅只是在项目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做好了,就万事大吉了,而应该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执行和监控阶段

我们每天可能75%的时间都在沟通,对于项目中的很多事情, 我们坚持相信团队,但必须核实的原则

检查项目具体事项,小团队可能还好,晨会或者发发邮件聊聊天,就都了解清楚了;一旦团队规模大起来,在成员很多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要一一去审查的话,那会累到不行,而且一天下来,基本上没什么收获审查的时间耗掉太多,基本上也就没留下什么时间去思考和解决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时间去汇总整合项目的有效信息同步给主要干系人,这样势必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作为项目经理,我更认为应让以上各闭环模型都形成真正的闭环,形成良性的闭环,这样不仅可以释放大量的精力,让自己轻松很多,还会事半功倍

那么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让各个环节都形成有效的闭环呢:

1.规范流程

流程是为了效率服务的通过规范项目开发流程,把大大小小的闭环串联起来,形成项目的大闭环,可以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每个团队在哪个阶段需要做什么事情

下图是我们在项目过程中总结提炼的一个双闭环的验收流程,从多个项目的实际反馈来看,的确有比较好的效果每个需求完成后,开发在自测期间,涉及到设计资源的验收,就及时周知设计负责人一起验收,可以很好地避免需求转策划验收时,出现大量的设计效果方面的问题

2.建立规则

光有流程还不够,因为流程并不具备很好的约束力因此建立规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反馈,让团队互相形成一种约束力

比如,流程走到需求评审完,该输出WBS任务分解和具体的工作量时,提醒过一次没有按时输出,可以豁免,后面还没有按约定时间输出,就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了;

同样,比如设计完成时需确定且及时告知下个环节的负责人,提醒过一两次之后,还是没有按时,也需有惩罚;

产品没有按时体验和验收需求或版本的,也要有惩罚措施

建立很基本的有效反馈机制,更深层次的目的是释放项目经理,不用事无巨细地去问,以此形成积极主动且有效的反馈机制

但有一个前提,项目经理在定这些规则时,一定是要和团队达成共识,切忌单方面去制定某种规则,要不然,很容易适得其反

3.用好工具

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尽可能自动化

项目经理要尽可能让能自动化的都自动化,让各个环节的闭环在工具中生根发芽,潜移默化,形成有效的自运转,这样才能进一步地释放自己的精力

例如,TAPD就是一款非常强大的工具,我们可以设定需求管理流程和缺陷管理流程,这可以帮助我们将需求管理和缺陷管理的流转全部自动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让项目的整个过程和信息更加透明化;可以让团队成员彼此都清楚知道上下游环节的负责人;还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工具自动化还有另外的优势:不用什么事情都去问一遍,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沟通成本

比如:我们在明确设计完成时,要在TAPD需求单的评论里面,备注好资源输出的路径(svn地址),然后转给具体负责的开发人员,同时,在群里面艾特对应的负责人

这样等到开发负责人要用这个资源的时候,就不用再来问术负责设计的同学了如果开发人员和美术人员一对一,那去问一遍倒还好,但实际在项目进程中,往往的1个设计师对多个开发人员,而且在当前快节奏的情况下,都是多个系统并行走的,也对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试想,如果开发过程中,要反复沟通美术资源在哪里,设计师恐怕大部分时间要去应对问答了而且开发人员时常找不到所需要的资源,也会严重影响开发进度

4积极主动

流程,规则,工具,如果说是形成有效闭环和反馈的客观因素, 那么积极主动就是形成闭环的主观因素,是催化剂

很多时候都是多线程的工作状态,一个人可能会同时处理很多任务,这也涉及到多任务的管理

因此在很多时候,需要更积极,更主动地反馈,让下个环节的负责人清楚知道当前的情况,以便提前做好预判

此外,积极主动,还可以确保很多有必要的反馈,尤其是向上管理,比如领导交办可能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周期完成的工作,那么中间过程或者中间结论,要及时地进行反馈,占据主动权,避免领导来主动询问所以,无论是作为项目经理,还是项目成员,都应要积极主动去同步或者获取信息请主动出击!

细细分析和挖掘上述闭环模型,我们会发现,在跟进落实每项工作和事情时,我们彼此都不仅仅是完成事情本身,更需要心里装着与此相关的或同事或团队或整个项目的目标;在跟进落实每件事情时,我们彼此不仅仅是做事情时积极主动,更需要养成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因此,闭环思维强调的不仅仅是责任心,进取心,更强调的是团队间的合作,配合的成熟度还有团队间的信任,同时,还有彼此间的契约精神

PMP科普

1、什么是PMP?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
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建立的认证考试有:PMP(项目管理师)和CAPM(项目管理助理师)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I中国和国家外专局又推出了ACP(AGILE敏捷认证)和PGMP(项目集管理认证),另外PBA(商业分析师)预计于2016年年底开始推行。

2、PMP报名条件?

3、PMP考试时间?

4、PMP考试内容及题型?

5、REP培训目标?

常见问题

PMP@证书在中国认可吗?

认可,PMP@人才目前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中坚力量;中石油、中国石化、中兴通讯等企业都高度重视持有PMP@证书的人才

非相关专业能学PMP@吗?

PMP@考试对于者生所学专业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只要满定PMP@报名条件即可。PMP@是教会我们如何在复杂多查的环境中做好一件事情的流程。方法和思维,对任何类型的工作都有帮助

PMP@可以自学吗?

不可以,因为PMP@考试报名条件之一是要求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涵盖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十大知识领城的项目管理培训经历,该学时证明是PMI授权的R.E.P机构出具的

英语不好可以考PMP@吗?

可以,PMP@在国内的考试是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有中文版教程,培训授课也是中文授课,所以没有英语基础也是可以的

可以开发票吗? 如何申请?

普票和专票都可以开,联系在线客服申请即可
注意,PMI、PMP和PMBOK是项目管理协会的注册商标